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神韻之旅 英國 倫敦(London) 白金漢宮 / 巴比肯藝術中心 / 大英博物館 / 皇家歌劇院 / 唐寧街 / 大笨鐘 / 倫敦眼 / 神韻晚會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英格蘭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倫敦為英國首都,其多元的文化表現出了英國與歐洲共性和特性同存的特點。這裏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種族、宗教和文化交織在一起,作為旅遊勝地,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和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就穿插於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中。
倫敦位置圖   (GOOGLE網路截圖)
白金漢宮 (GOOGLE網路截圖)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現今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且並非是單純的旅遊景點,如今依然是英國女王工作的場所。其中央主體建築始建於1703年,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將皇室遷入此地,使得英國王室正式入主白金漢宮,也令許多古玩珍器也得以轉入此地,這裏所珍藏的魯本斯、倫勃朗等古典主義油畫大師的傑作無一不令來訪的藝術界人士頂禮膜拜。
巴比肯藝術中心  (大紀元)

巴比肯藝術中心  (大紀元)
位於倫敦心臟部位的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啟用於1982年,斥資16100萬英鎊建造,1982年由伊麗莎白二世親自剪綵揭幕。這裡是英國各類藝術文化中心,定期舉辦音樂、戲劇、電影及藝術品展覽。巴比肯藝術中心音樂廳是享有盛名的倫敦交響樂團和BBC交響樂團的駐團場地,歷史上曾經是倫敦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駐團場地。
格蘭徹斯特男爵和女兒 (大紀元)
格蘭徹斯特男爵是英國上議院的90名貴族議員之一,他於1995年承襲爵位,並於2003年進入上議院,擔任工黨的上議院議員。男爵對神韻讚不絕口,他說:「我們非常喜歡這場演出。無論是舞姿、編排還是色彩,都令人歎為觀止,整台演出都令人非常著迷。」他表示:「一定要向朋友們推薦神韻。」

大英博物館門口 (GOOGLE網路截圖)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建立源於1753年當時著名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的遺囑,他希望將其個人所收藏的71,000件藏品和大量的植物標本以及書籍和手稿等一併捐給國家,隨後英國國會通過公眾募捐的資金,在1759115日蒙塔古大樓成立大英博物館並對公眾開放。隨著越來越多的文物被運送到這裏,因此在1840年在大樓北面又建成了一個新館,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
皇家歌劇院 Royal Opera House  (GOOGLE網路截圖)

倫敦的藝術、娛樂形式極為豐富。歌劇、音樂劇、古典音樂、搖滾、爵士樂、皇家芭蕾、踢踏舞,應有盡有,而且票價便宜得難以置信。倫敦至少有1,000個以上的劇場,大多上演莎士比亞、蕭伯納的作品。倫敦有名的音樂廳有伊麗莎白女王音樂廳、艾伯特音樂廳、皇家音樂學院等,其中皇家慶典音樂廳可稱為倫敦的頂尖音樂廳。
大明星瓦倫丁帕爾默  (大紀元)
英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瓦倫丁帕爾默也慕名而來,做為身兼傳媒學院校長的瓦倫丁‧帕爾默表示:「我認為(神韻)非常了不起,我從來沒有見過類似的(表演)。」「說實話,一些節目看得我不由得心緒澎湃,很想哭。要知道,我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人,是不容易哭的。」
曾經作為歌手的瓦倫丁‧帕爾默還對神韻歌唱演員讚歎不已,他說:「你看在英國,當我們訓練嚴肅歌手(的時候),我們用意大利的培養方式,唱意大利歌。當你唱普通話語或粵語歌,而使用這種意大利(發音)風格,就非常困難。因為中國的發音位置不同,所以,明明你的發音位置在這裡,但是你要用現代風格來表達,我認為這是不容易的。」
他高度讚美男高音歌唱家:「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男高音,真是精彩美妙的男高音啊,我想他有一個高TopC,歌聲讓人難以忘懷。」

Maurice Byrne 先生(大紀元)
Maurice Byrne是當紅的英國男演員,他曾演出過《羅密歐與朱麗葉》、《第十二夜》以及剛結片的電視劇《倫敦人》等。他稱讚神韻用藝術的方式來表現現實的可貴,他說:「我對那個警察打人的節目(《大法弟子遇仙記》)很喜歡,通過藝術表演,讓大家知道中國發生的政治事件,這是個很好的辦法」。
他還感嘆,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完成這樣的鉅作,並全球巡迴,「真了不起呀!」他和朋友還表示,神韻是精品傑作,是無價之寶:「票價再翻幾倍,都是值得的,絕對值那麼多錢!」
唐寧街口  (GOOGLE網路截圖)
唐寧街10號,位於英國首都倫敦西敏市西敏區白廳旁的唐寧街,一所喬治風格建築物。傳統上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但自從此職由英國首相兼領後,就成為今日普遍認為的英國首相官邸。
二戰老兵道格拉斯-哈薩爾(大紀元)

一位身著紅色軍禮服,坐著輪椅的老先生頗為引人注目。道格拉斯-哈薩爾(Douglas Hassall)今年95歲,是一名英國二戰老兵,目前在倫敦皇家切爾西醫院養老,是英國備受尊重的「切爾西老兵」中的一員。他的那身紅色禮服,就是切爾西老兵最顯著的標誌。

哈薩爾老先生很喜歡神韻演出。不論是技藝高超的中國古典舞,還是中西合璧的專業演奏,他都非常的喜愛,他說:「服裝很優雅,色彩很艷麗;舞蹈美極了,演員們配合得非常協調,藝術水平非常高!」哈薩爾先生對神韻的道德內涵非常認同:「正義戰勝了邪惡,必然會是如此!」

邁克爾里奇利和他的妻子  (大紀元)
前蘇格蘭皇家銀行經理邁克爾里奇利(Michael Lidgley)和他的妻子艾琳(Alyne)觀看演出後,認為神韻帶給他們全方位的震撼。里奇利先生說:「非常獨特,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演出。動作非常精確,協調一致,我們很享受。」
他說:「除了美麗的服裝、絢麗的色彩和高質量的演唱之外,最特別的是你可以看到現場演奏的樂團,他們演奏的音樂那麼獨特。我們在上層觀看,正好可以看到樂池。」
這對夫婦也同時表示,神韻讓他們看到中華文化的精髓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艾琳說:「那是會永存的東西,不管是在甚麼樣的政權或政府的統治之下,這是不朽的,無論如何都會盛行並繁榮下去的。」

大笨鐘  (GOOGLE網路截圖)
大笨鐘(Big Ben)是倫敦西敏宮北端鐘樓的大報時鐘的暱稱,也常代指該鐘所在的鐘樓 。鐘樓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標誌之一。於1858410日建成,高320英尺(約合97.5公尺),是世界第三高鐘樓。外牆上有四面巨大的鐘錶朝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針有14英尺長(約合4.27公尺),國會開會期間,鐘面會發出光芒。大本鐘直徑7公尺,重13.5噸,英國最大的鐘。
倫敦眼  (GOOGLE網路截圖)
倫敦眼(The London Eye),或又稱為千禧之輪(Millennium Wheel)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僅次於南昌之星與新加坡觀景輪。它於1999年年底開幕,總高度135米(443英尺),豎立於倫敦泰晤士河南畔的蘭貝斯區,面向坐擁國會大樓與大笨鐘的西敏市。

參考文章與圖片來源:
1.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含購票資訊) http://www.shenyun.com/
2.大紀元時報有關神韻晚會在英國倫敦演出的系列報導
http://shenyun.epochtimes.com/b5/nf4806.htm
3.維基百科
4.GOOGLE 網站地圖與網路截圖
5. 世界之都迎神韻-古城倫敦添異彩 http://shenyun.epochtimes.com/b5/13/3/4/n3814168.htm世界之都迎神韻-古城倫敦添異彩.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